研究院新闻
研究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法学专业论文写作工作坊成功举办

发布人:刘文怡 发表时间:2024-03-22 来源: 浏览次数:

3月16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有幸邀请了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特聘教授、华东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胡玉鸿教授为部分博士和研究生进行“法学论文的写作技巧”专题授课。

胡玉鸿教授从法学论文的选题切入点、题目构思、文献综述等方面对同学们进行了详细指导。胡教授强调,选择题目时务必贴近实际,避免空洞无物的描述,确保文章具有实质内容。此外,在构思题目时,要注重新颖性,能吸引读者眼球,同时准确概括文章的主题或结论。针对文献综述,胡教授建议平时多积累学术素材,培养学术分类和归纳总结能力,打造个人的学术资料库。除此之外,在日常法学学习中,胡教授还提倡多“抄书”,即多研读、多摘录,以提升逻辑思维和论文写作能力。这些建议无疑为法学学子们的学术之路指明了方向,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在答疑环节,胡玉鸿教授为学生们详细解答他们的疑问。

01 21级博士生张倩倩提问

在研究老年人发展权问题时,会存在理论和具体权利保护两张皮现象,老年人发展权是一个概括性、统领性概念,但是在分析实际当中存在的具体法律问题时,可能会从老年人的特殊性出发,关注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权益、无障碍权益等,但是这种具体的权利与人权的概括性存在冲突,请问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胡教授解答

可以从理论层面对老年人发展权进行研究,结合中国具体实践对老年人设计一套权利预想。一方面,从人生过程的角度讲,每个人都要经历少年、中年、老年阶段。人步入老年阶段,由于年老体衰、沟通障碍,可能会产生“社会排斥”现象。激发人们对老年人发展权保护的同理心,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关键点。另一方面,从尊严的角度看,保证老年人享有尊严的生活。甘肃地方性法规规定:“禁止厌弃老年人。”厌弃既包括心理上的也包括行动上的,因此,在心理层面,如何矫正社会甚至子女对老年人心态的变化,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从人生的完整性和老年人尊严的角度对老年人发展权进行理论研究,不拘泥于现有的法律权利,构建一套新的老年人权利类型。

02 22级博士生张盈提问

请问如何加强学术论文的规范写作水平?

胡教授解答

首先是注意日常积累,按照先国外后国内的阅读顺序,通要籍读原句;其次是精准阅读,重点阅读跟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对于重要文献可以反复阅读,常读常新,同时注意分类与归纳,便于自己在后续的写作中引用;最后是擅于挖掘新资料,阅读过程中留意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哪些是之前未曾注意到的文献并梳理相关内容,新文献有时会带给自己新视角和新启发,真正做到穷资料勤思考。

03 23级博士生喻翰林提问

请问如何把投稿论文写的有深度?编辑是否对特定类型的论文有所偏好?

胡教授解答

现在刊物少,文章多,编辑难以详细精读每篇投稿,因此只能对部分文章重点关注。第一,编辑要满足迫切组刊需要、要求的,编辑偏好于观点比较新颖、角度比较特别、文章标题能吸引眼球、具有创新性的文章。第二,把论文写的有深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创新性极强的点,作者具有发散的思维,思考问题全面。其次表达要精炼、行文要有逻辑成体系、用语要精确。最后要有分类、归类、类型化问题研究的能力。

04 22级博士生方路锦提问

立法技术作为法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法治国家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创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型”这一立法模式。但从立法技术的视角来看,这一立法模式在实践中存在很多亟需破解的问题。请问学生可否就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结合激励法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并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胡教授解答

这一选题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不太合适,应选取一些有意义的立法文本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在学术研究和论文选题过程中,类型化思维非常重要,如针对法律文本中出现的“忠于”“滥用”等词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05 23级博士生李佳晨提问

请问如果想要将数据分析运用到法学类论文当中,应该如何平衡数据分析部分在全文所占的比重?

胡教授解答

可以在法学类论文中适当使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例如在资料库中检索并整理某些关键词,或是在论文里插入依据某些数据绘制而成的表格,不仅能够将问题描绘得更清晰、更一目了然,也使编辑眼前一亮。同时,在撰写法学类论文时应当尽量避免复杂或长篇大论的数据分析描写,尽可能地用文字解释清楚其中逻辑关系,以便编辑和读者的理解。

06 22级硕士生李姵卢提问

请问您如何从法理学视角来看待法治建设中的社会规范?

胡教授解答

社会规范是一个包括习惯、道德、社会团体章程等内容的广泛概念,不属于法律体系范畴内,但在法治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民法典》规定对社会规范的适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成为司法实践中处理涉及社会规范与法律之间冲突的案件时的审查条件和判断标准,以确保司法裁判的公平性和合法性。目前学术界主要关注于村规民约、企业规章以及社会规范备案审查制度等方面的研究。这一选题对学生来说较难驾驭,建议结合实际案例和社会背景进行法理分析,选择感兴趣的角度切入。

07 22级硕士生沈双建提问

请问您对我们目前以及以后学习生活上有没有好的建议?

胡教授解答

多读书,将读到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东西进行抄录,印象会更加深刻。要学会对书籍进行分类整理,将抄录下来的内容分类,作为自己的学术资料库,不仅能够学习文章的内容,同时能够学习名家作者的行文风格、语言用词等。

08 22级硕士生任君提问

请问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何进行文献收集和梳理?

胡教授解答

对文献的整理有几个策略:第一,细项分类。对于所阅读的文献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类型化区分,以便于在写作时即时使用。第二,广泛精读。苏力曾谈过,法学论文的写作要从抄书开始。人文社科类的文献资料中只要是跟法学有关的,都应有所涉猎,还更应细细体味,反复研习不同学科之间思维方式的奥妙之处。第三,“功利择取”。这里的“功利”指的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要有所倚重,有所选择,并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择取。先国外后国内,先名家后民间。深度和广度都需紧扣笔者的写作主题,写作完成后再与其他学者的观点进行对比,探明观点分歧的差异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胡玉鸿教授的授课和答疑为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收获。他解答了学生们关于论文写作的疑惑,为他们指明了未来的学习方向。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助力着华科法学学子更好地进行法学学术研究。

上一条:转载 | 2024世界卫生日 | 我的健康,我的权利

下一条: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胡玉鸿教授莅临我院讲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