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华中科技大学法治创新研究协会在法学院105会议室举行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莉,为同学们主讲《科学研究思维与方法》。协会指导老师滕锐副教授出席并主持讲座,法治创新研究协会全体成员参加讲座进行交流学习。

讲座中,苏莉教授围绕讲座主题——“科学研究思维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她指出,进行科学研究,无论是运用何种思维或者方法,最终要达到一个目的,这一目的蕴含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中。接着,她对学问的概念作了详细的解释:学问最早是一种治国的思想方法和技能,从古至今,学问与学术,都和一个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无论是学问还是学术,最终都要落脚到发现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共识的过程上。而学术论文就是发现、解释、解决、形成共识后的规范论述的书面文件。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发现问题,发现的问题既要有理论依据,也要有客观依据。苏教授还指出,科学的研究就是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无论是从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中,还是从古至今的形成的理论基础中都能体现出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研究方法才是研究者最根本的成功之路。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属性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科学工作者需要做到三点:第一,发现客观事实;第二,将事实凝练成属性;第三,发现规律从而形成知识。随后,苏莉教授例举了我国新冠病毒的检测技术和航空母舰舰载飞机的弹射起飞技术,来说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讲述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来激励同学们奋发图强、开拓进取。

在接下来的交流讨论环节中,同学们向苏莉教授请教了关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如何开展跨领域研究等问题,苏莉教授一一为同学们解答困惑,启发新知。到场同学们均表示对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思维与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受益匪浅。

滕锐副教授在总结中对此次讲座给予了高度赞扬与肯定,并向苏莉教授的到来与分享表示感谢。他谈到,苏莉教授不仅从宏观层面向同学们阐释了学术研究的意义,也从具体方法上向大家分享了如何开展研究、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和如何撰写论文内容的经验。苏莉教授严谨为学、知识广博,其学术精神和人生视野值得同学们学习。

历时四个小时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此次讲座是法治创新研究协会开展的学术系列讲座第一期。接下来,协会将继续邀请各个学科的资深教授,结合学术前沿问题向同学们分享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与基本方法,不断拓宽协会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和提升研究能力。

【苏莉教授简介】
日本京都大学博士,教授。研究领域: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免疫学。主要研究方向:1.肿瘤细胞转移机制及肿瘤微环境特征研究(肿瘤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2.肿瘤转移相关生物靶标发现以及肿瘤精准治疗技术研发。3.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以及蛋白质功能和结构的研究(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在Cancers,JCS,Oncogene、Immunity、Carcinogenesis、J Cell Sci.、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十余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专项等课题,主编或副主编规划教材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