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新时代《民法典》高端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培训 >> 新时代《民法典》高端论坛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民法典》高端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发布人:王婉婷 发表时间:2020-08-17 来源: 浏览次数:

《民法典》历经五次编纂,历时六十六载,于2020年5月28日获得通过。为了充分认识颁布与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系统研究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的核心要义与重点问题,深入推进我校民法典普法工作,华中科技大学特举办以民法典为专题的线上系列学术讲座,以期为我国民法研究与普法工作尽绵薄之力。

本次系列讲座于6月28日开幕,于8月12日落下帷幕,前后共邀请了13位顶级专家共论《民法典》中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讲座由我院承办,由华进律师事务所支持,全程通过腾讯直播间同步直播。


开幕式上,许晓东副校长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对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师生校友的参与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举办本次系列讲座目的与意义。讲座由法学院院长、特聘教授汪习根与副院长熊琦教授主持,来自全国的13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民法典》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解读。



(许晓东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6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利明教授以“民法典人格权编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为主题分别从民法典基础性法律地位、人格权独立成编的意义、人格权权利内容的特点、人格权保护手段等方面对人格权编进行阐释。

     

7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与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教授以“民法典编纂的重大问题与创新”为主题分别从民法典体系化的实现、自然人权利保障的制度创新、法律行为制度的创新、人身权制度的创新、区分原则的贯彻落实、公法法人的物权制度六个方面对民法典中的重大问题与创新进行了阐释。


     

7月5日,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侵权责任编起草研究召集人,《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张新宝以“人格权编的编纂与理解”为主题分别从人格权编的前世、人格权编的编纂过程、人格权编的主要内容、人格权编的理解与实施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7月8日,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武汉大学法学院孟勤国教授以“中国民法典的历史价值”为主题,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分别从民法典价值理念的意义、我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的关系、中国民法典现代化的表现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7月12日,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申卫星教授 “中国民法典的双重体系”为主题分别从民法典从何而来、民法典何以为典、民法典有何功能对民法典的历史、体系及功能进行了讲解。

     

7月1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合同编召集人之一龙卫球教授以“民法典合同编立法的创新与适用”为主题分别从民法典合同编的意义与编纂、合同编的基本定位、合同编的创新内容、合同编的风险治理规则、合同编的适用难题五个方面对民法典合同编进行了解读。

     

7月17日,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梅夏英教授以“民法典中的法律行为与合同效力解读”为主题分别从法律行为体系价值的三种理解与评价、法律行为合法性的界定及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区分语境下的无权处分、法律行为对合同成立与生效区分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7月19日,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蔡立东教授以“用益物权变迁中的中国智慧”为主题从农地制度的现实问题与改革方案、农地三权分置制度遵循的原则、农地三权分置制度设计的枢轴、农地三权分置法律制度的具体构造、用益物权变迁中凝聚的中国智慧五个方面进行了讲授。

     

7月23日,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叶金强教授以“侵权一般条款的具体化路径”为主题从侵权一般条款的适用问题、侵权一般条款既有学说的检讨、基础性评价框架的建构、基础性评价框架的运用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7月25日,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民法研究室主任谢鸿飞教授以“民法典中的国家”为主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从保护者、合作者、权利人、训导者、再分配人五种角色出发,详细阐释了民法典中的国家形象。

     

7月28日,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江洪教授以“民法典合同编的制度变迁”为主题从“合同编通则的变化、调整与创新”以及“典型合同编的变化、调整与创新”两大部分进行了全面的讲解。

     

8月1日,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教授以“民法典编纂的个人记忆”为主题,分别从两次民法典起草时的见闻、三位导师对其影响、参与民法典编纂的两项收获三个方面对“民法典编纂的个人记忆”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8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院长、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最高人民法院“首届全国法院审判业务专家”孔祥俊教授以“民法典视野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分别从民法典与知识产权法的适用关系、诚实信用原则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民法典与商品化权益的关系、数据权益的保护路径、权益侵害与法益侵害的关系、权利合法与不保护违法利益等七大问题进行讲解。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法律,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并指出加强民法典的理论研究与普法教育宣传是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次系列讲座累计参与包括我校师生及校友在内的近万人次,反响热烈。通过讲座以及过程中的探讨,促进了我校法学学科尤其是民商法学科与国内顶尖同行的交流和友谊,提升了我校法学学科的影响力。华中科技大学及法学院将继续深入学习《民法典》,加快推动《民法典》校内普法工作,加大《民法典》相关研究力度,紧跟中国法治发展步伐,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下一条:论坛回顾 | 孔祥俊教授谈民法典视野中的知识产权保护